2024年05月04日
微信

反思 | 我们祷告就一定能实现吗?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3月14日 10:13 |
播放

我们有时候喜欢把上帝神话,认为上帝是个有求必应的上帝。当然这种观念的产生,一些牧者的行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据说韩国有个著名的牧师,他告诉信徒,他有一次需要一辆自行车,于是祷告上帝,结果呢,第二天上帝就真的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他家门口。接着这位牧师说,他现在需要一辆汽车,昨天祷告了上帝,不知道明天院子里会不会有一辆汽车出现。结果第二天真的出现一辆汽车,还是一辆奔驰。

这好像告诉我们,祷告有着神奇的力量。但是,当我们把自己想要的放在祷告里的时候,却并未实现,哪怕我们把便宜的白菜放在祷告里,第二天门口连一个菜叶也没有。那么是不是上帝不灵验了呢?显然这是对上帝的错误理解。

这种认为祷告就能实现的观念,其实来自对一段圣经的错误理解。这段经文出自耶稣在福音书中的教导,“你们祈求,就给你们;寻找,就寻见;叩门,就给你们开门。因为凡祈求的,就得着;寻找的,就寻见;叩门的,就给他开门。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,反给他石头呢?……你们虽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,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,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?所以,无论何事,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,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”(马太福音 7:7-9,11-12 和合本)

这段话明明说了“你们祈求,就给你们”,为什么我们祈求了却没有给我们呢?其实这种错误理解,是对圣经的断章取义。

有句成语叫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,其实这个成语和断章取义是一个意思。我们单独把这段话拎出来的时候,就是断章取义了,这被我们断的一句话就像一片树叶一样,遮在我们的眼睛前面,让我们看不到上帝,看不到耶稣的其他教导。

如果我们把这段话单独拿出来,那就相当于把一个完整的汽车,单独拆下座椅,然后以为坐着这个座椅就可以抵达目的地。

那么正确的理解方式是什么呢?显然,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学过,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的理解,要整体把握。那么这段话中,祈求、叩门、寻找是一个整体的过程。我们对上帝的信仰,不仅要祈求,还要叩门,还要寻找。

如果我们真的需要一辆汽车,那么我们就要向上帝祈求,这种祈求不是要上帝从天上扔下来一辆车,正好掉在我的院子里。而是通过向上帝祈求,明确我们的所需,建立我们的目标,那么目标建立了,接下来我们就要努力了。

如果上帝是一个求什么给什么的上帝,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混乱不堪。这样的上帝也不值得我们信仰。更确切地是,这样的上帝也根本不会存在。

祈求之后不是安静地等待,像守株待兔的那个宋人一样。我们还要叩门。

祈求是一个语言和思想的行动,这不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体力。却是我们行动的起点,因为这一步骤意味着我们建立了目标,明确了我们的所需。接着我们需要行动。叩门就是祈求之后的行动。

那么要拥有一辆汽车,我们需要什么行动呢?显然第一步是考取驾照。于是我们报了驾校,认真备考,好好练车,最后我们努力通过了驾照考试。然后我们努力工作,做好工资收入和家庭消费的预算;或者我们努力学好技术,争取更好的工作。这样的行动,我们就能不断接近目标。

当我们的资金数额达到目标额度的时候,我们就要寻找了。这个寻找不仅包括选择什么品牌,也包括我们的需求与内心的准备。如果我们仅仅是需要一辆代步车,可是自己的虚荣心却偏要买一辆豪华的跑车,仅仅是满足的炫耀心理,显然这样也是不对的。

寻找,就是问我们自己需要什么,问问我们的内心。

目标确定,我们为了目标努力准备了,那么当以上的条件具备之后,我们就可以得到一辆新车。

这么说来,我们祷告上帝岂不是没有效果了。显然不是,上帝是公义的上帝,他最不喜欢的就是不劳而获,那种不付出只在家里动动嘴就想得到东西的人,是上帝不喜欢的。耶稣说“无论何事,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,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”

(马太福音 7:12 和合本)我们难道希望我们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?我们都不希望,难道上帝会希望我们这样吗?

在我们为了目标,祷告上帝之后,上帝就参与了我们行动,也会监督我们的行动,让我们内心的动力不减。

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辆汽车,也不仅仅是上帝与我们同在的喜悦,我们得到的还有收获与成就感,这也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和奖赏。正如我们也喜欢看着自己的孩子考了一百分而喜悦的样子一样。

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,正如上帝的恩典在历史里不断展现的过程一样。那么不要过程,只要结果的想法,是违背上帝的旨意的。为了完成这一过程,耶稣自己甘愿被钉十字架,难道我们这些跟随耶稣的人,就可以跳过过程直接得到结果吗?

耶稣说“你们要进窄门。因为引到灭亡,那门是宽的,路是大的,进去的人也多;引到永生,那门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着的人也少。”(马太福音 7:13-14 和合本)这就是我们的窄门!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